疫情之下,中國供應鏈堅韌中變革
疫情引發供應鏈紊亂中斷,歷史上常見,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一次重大突發事件都會對供應鏈造成破壞,比如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就影響到供應鏈。
供應鏈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相關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產品和服務的廠家、供應商、零售商等形成的組織形態,供應鏈管理是對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進行設計、規劃和控制,從而增強整個供應鏈競爭力,提高供應鏈中各成員的效率和效益?!肮湶皇切赂拍?,只不過在21世紀,要側重解決顧客喜歡不喜歡的問題,用信息技術為企業協同創造條件?!惫湽芾硪c是提高響應能力,增強供應鏈中行為協調性,利用市場機制,實現流程簡化、核心能力增強。
在疫情中,我國政府調用整合資源的能力很強,實現快速、有效、精準管理,再加上我國從政府到企業上上下下對供應鏈管理很重視,這對供應鏈的恢復很有幫助。疫情期間維護供應鏈的辦法和平常時節有所不同?!耙环矫孀屝畔⒂行Я鲃?,進行聯合的需求預測。但僅僅共享信息還不夠,還需要供應鏈上成員相互協調進行局部優化和全局優化,要用市場方式競爭合作來實現優化。只是要在利益最大化的世界各市場主體中找出總協調者不現實,這和疫情期間的情況不同?!?/p>
供應鏈是動態變化的,每個國家扮演的角色也在動態變化,疫情對中國供應鏈的影響多大?
疫情對中國供應鏈的短期影響較大,但長期來看仍樂觀,中國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只會上升,原因主要有三個: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建立了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從運行供應鏈所需各要素綜合來看,很難找到第二個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中國是大消費市場,各國企業不會放棄這一塊蛋糕;任何遷移都有成本,要花時間來準備,當今世界市場競爭激烈,企業若盲目放棄中國市場有風險。
面對疫情影響,、企業要更加重視供應鏈建設,根據疫情期間暴露出的問題進行調整變革?!耙咔榻o企業敲了警鐘,需要思考進行分散布局的可能性,在生產計劃、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北热缫咔榻o無人業務、無接觸業務帶來快速增長機會,企業業務結構可向這些方面調整。
“建立供應鏈思維時,要有系統思維。在買方市場下,供應鏈要向快速滿足顧客需求轉化,要重新審視供應鏈結構和供應鏈數量、分布。對供應鏈的管理應走向更加智能、協調、柔性、動態?!眰鹘y上企業更重視上下游直接伙伴,現在要加強和間接伙伴、供應鏈上其他企業的聯系溝通,從關注鄰居到關注整個供應鏈伙伴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