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一座新城 托舉貴州“人才強省”夢想
說到近幾年貴州高等教育的發展,不得不提到位于貴安新區東部的花溪大學城。
肩負起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的花溪大學城,6年來,從未停止過建設的步伐,從2013年初一期5所高校實現提前入駐開始,就創造了“高于過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貴州高等教育發展速度。
如今的花溪大學城,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9所高校開學,聚集人口18萬,正在實現由高校聚集區向一流現代化新型城市的蝶變。
建設一流現代化新型城市
深秋的花溪大學城一步一景,63.4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轟隆隆的挖掘機和懸空載物的大吊車成為花溪大學城的一道風景線。
“貴州理工學院搶抓建設工期,明年9月實現入駐招生?!被ㄏ髮W城建設發展部工作人員孫大榮說,“占地面積661畝的貴州警察學院目前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將于年底開工建設。貴州師范大學求實學院也在抓緊完善前期手續,擬于2018年初開工建設,占地面積為489畝?!?/p>
按照“建成高校提質增效、在建高校加快推進、籌建高校盡快落地”的思路,花溪大學城整合貴州高等教育資源,打造人才聚集學府高地的建設步伐一刻也沒有停過。
在花溪大學城建設發展三年(2018至2020年)攻堅行動計劃中,繼續推進貴州民族大學二期、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二期、貴州大學明德學院、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貴州財經大學體育館、貴州師范大學體育館的有序建設被排進了計劃表。同時寫入花溪大學城建設發展三年攻堅行動計劃的,還有中國-東盟聯合大學的建設。
“‘十三五’末期,規劃建設的12所高校將全面實現招生入駐?!睂O大榮告訴記者。
高校新校區的建設只是這座現代化新型城市藍圖的其中一筆,適度超前的市政基礎設施和完善的生活配套及服務功能成為讓“城市美起來、老師住下來、學生留下來、產業興起來”的必要條件。
“目前已建成黔中路、思雅路、花燕路、思楊路、思孟路、棟青路、文化路等10條骨干道路,通車里程達32公里,骨干路網覆蓋面積約25平方公里,占大學城規劃建設區80%?!睂O大榮說,“作為基礎教育功能配套建設的貴州師范大學貴安附屬幼兒園和貴安附屬小學也在今年9月實現正式招生辦學?!?/p>
在商住配套方面,群升·大智匯智慧社區和碧桂園學府1號基本滿足了大學城教職工及周邊居民的住房需求,已經投用的貴安新區大學城醫院,作為花溪大學城內的首座公立醫院,服務大學城師生及周邊居民,基本能解決現有18萬人的醫療需求?!敖ㄔO中的恒大花溪童世界不僅包含大型綜合住宅體,還要建設世界童話主題樂園和度假酒店?!睂O大榮說。
校企合作實現產學研一體
“校企合作”,不僅是花溪大學城發展的關鍵詞之一,而且是大學城聚集人氣、聚合資源的一大秘訣,還是花溪大學城管委會與各高校之間實現資源共享、功能互補和產學研一體化的重要舉措。
今年8月,第十一屆達內英才添翼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花溪大學城成功舉辦,開啟了花溪大學城與達內教育集團的校企合作之門。
在此次論壇上,花溪大學城首次發布“324人才培養工程”實施計劃。這是花溪大學城為進一步推動高校與企業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的合作,建立政府搭臺、校企互動、產學結合、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目的是為了加快培養適應貴安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急需的緊缺型人才。
“‘3’是指三個月短期培訓,即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每年從企業選派100名技術骨干到高校上課,高校每年選派100名教師到企業上班?!被ㄏ髮W城黨工委管委會經濟發展部(創新創業部)部長李悲鴻說,“‘2’指大力推進大三大四兩年培養計劃,大三學生通過慕課等教育方式培養興趣愛好,每年參與慕課教育人數不少于10000人。大四學生到企業參與定制化實訓,實訓人次每年要達到3000人?!?’是推進大學四年數據課程植入,采取跨校聯合培養等方式,在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通過校企合作著力提高分析、解決生產實際難題的能力,確保在校生考評合格率80%以上,對口就業率90%以上,用人企業認可滿意度80%以上?!?/p>
目前,達內教育集團已經與貴州財經大學和貴州師范大學就“324人才培養工程”計劃開展了一系列的項目合作。
“架橋梁、建平臺、給政策?!痹诼犃耸糯髨蟾婧?李悲鴻心潮澎湃,“報告中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p>
“作為貴安新區‘雙創’的前沿陣地,未來的花溪大學城將工作重心放在打造校企項目合作試點上,通過深化‘大學城+大學生+大數據+大創意’內涵,探索‘校企共建+校企交互’模式,建立大數據‘一校一品’工程,著力推進研發聯動、雙創聯動、實訓聯動?!崩畋櫿f。
資源整合助力人才高地崛起
周末,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階梯教室里座無虛席,參加基礎研究能力提升課程的學生們都主動放棄了休息時間,夯實大學語文、大學英語和高等數學等課程基礎。
晚自習后,2014級經濟學專業的皮穎找到了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副主任李家凱,希望李家凱再幫她梳理一下西方經濟學的學習要點。
“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缺曠現象很少存在,出勤率基本上在95%以上?!崩罴覄P說,“每天都會接到若干學生請教課程問題的電話?!?/p>
“這么好的學習環境,不努力學習,豈不辜負了大好時光?!逼しf說。皮穎今年已經大三,目前正備戰研究生考試,也有意扎根花溪大學城這片“雙創”熱土?!盎ㄏ髮W城的雙創園,將是我首選的就業地?!逼しf說。
“先就業,再找尋項目自主創業?!逼しf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
“2015年學校調整學科設計,將原經濟學院、國際經濟學院、財政與稅收學院、資源與環境管理學院的資源環境與發展經濟學系重新融合,組建經濟學院,設經濟系、財政與稅收系、國際經濟系三個教學機構?!崩罴覄P說,“學院重視教育教學,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全面發展。近年來,學院各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都在90%以上,深受社會歡迎?!?/p>
作為花溪大學城首批入駐的高校之一,貴州財經大學近兩年來喜事不斷。2016年,順利通過教育部審核評估,專家一致認為一流本科培養體系已基本構建;2017年,貴州財經大學西密歇根學院正式成立,不僅是該校國際合作辦學征程的又一個新篇章,還標志著我省實現了本科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零”突破。還是2017年,貴州財經大學獲貴州省唯一一家擬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推薦資格……
“很多預期5年,甚至10年完成的任務,都提前完成了?!辟F州財經大學宣傳部部長廖承紅說。
2014年9月起,大學城內4所省屬普通本科高?!F州師范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陽醫學院、貴陽中醫學院,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突破了傳統的教育體制,實現資源共享、功能互補和產學研一體化,為學生造就了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
追本溯源,正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花溪大學城”的決策,才使得建于老城區的高校擺脫了校園面積窄、辦學條件差和無法進一步拓展的窘境,在花溪大學城64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上,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水平。截至2016年底,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從2010年的42.1萬人增加到71.2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0年的20%提高到33%。
如今,入駐花溪大學城的9所省屬高校,涵蓋了理、工、農、醫、文、經、管、教育、歷史等9大學科門類。目前,大學城擁有3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后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培養項目、3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7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科研基地,若干省部級科研機構或研究基地,是名副其實的“人才高地”。
相關信息 更多
-
貴安新區軟件服務業實現營收7.51億元,同比增長57.89%,實現逆勢上漲
2020-03-31 -
貴安新區構建高水平開放平臺
2020-03-31 -
2017年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文化旅游產品博覽會11月10日將在貴安新區啟幕
2017-11-18 -
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貴州財經大學落地生根
2017-11-19 -
新區召開2017年“民博會”貴安新區動員會
2017-11-19 -
美國洛杉磯河濱市代表團到新區考察座談
2017-11-19 -
貴安新區苗學會用苗語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2017-11-19 -
崛起一座新城 托舉貴州“人才強省”夢想
2017-11-19 -
孫登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新時代的新作為繪就大美貴安新藍圖
2017-11-19